当前位置:
著名教育家江隆基
2024-05-13 09:08
来源: 《陕西精神 务实进取的陕西人》 访问量:
打印

江隆基(1905-1966),字盘安,陕西西乡人。曾先后在北京大学、日本明治大学、德国柏林大学学习。1937年起,先后担任西安二中校长、陕北公学教务长、华北联大教务长、延安大学副校长、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副厅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

江隆基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是教育战线上一位优秀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践者,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国革命和党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25年,江隆基考入北京大学。1927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江隆基却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9月,江隆基东渡日本,在明治大学经济系学习。在日本求学期间,江隆基与兄长江裕基共同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经济学大纲》《对马克思主义批判者的批判》等著作和文集。江隆基还参加了中共东京特别支部领导下的“社会科学研究社”,这是一个以学术团体为掩护、旨在反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政治组织。他还担任了明治大学中华校友会主席职务。“留日学生反帝同盟”成立后,江隆基担任宣传委员会负责人。

1931年3月,江隆基和王炳南等六人一起远赴德国柏林大学经济系学习。一到柏林,江隆基便和党组织取得联系,并担任宣传委员一职。另外,他还参加了社会科学联合会和华侨互济会的工作。1936年10月,江隆基在柏林大学的学习结束,取道苏联回国。

1936年12月,江隆基抵达西安后,被委任为绥靖公署政治处上校秘书主任。他和南汉宸等人在十七路军中发起建立一个半公开的团体“抗日同志会”,杨虎城担任会长,孙蔚如任副会长,南汉宸为秘书长,崔仲远为组织科长,江隆基为宣传科长。西安事变爆发后,西安各界在革命公园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大会,江隆基以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代表的身份发言。

1937年1月,江隆基任西安二中校长,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在这里,他做了开拓性的创新:废止体罚,财政公开,聘请思想进步、有才学的教师,大力革新课程内容。

1938年春,江隆基东渡黄河,到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授。同年冬,他带领四百多名学生西渡黄河到延安参加革命,先后任陕北公学副教务长及关中分校教务长,协助校长成仿吾、副校长李维汉开展工作。1939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一部与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和延安工人学校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江隆基被任命为教务长兼社会科学部部长。1945年,江隆基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结束,任延安大学副校长。第二年9月,他又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副厅长。他根据边区政府的指示,制订了《边区战时教育方案》。

1949年5月,西安解放,江隆基任西安军事管制委员会教育处处长。9月,他作为中华全国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委会候补代表,参加了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0月1日,他光荣地出席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950年1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江隆基任西北教育部部长,主持西北五省一市的教育工作,为恢复西北地区大、中、小学教育秩序做了大量工作。1952年10月,由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调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后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的江隆基走马上任,协助校长马寅初工作。

北京大学是1952年6月至9月在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几所大学的文理学院以及辅仁大学、中法大学部分文理科合并的基础上成立的综合性大学。江隆基认为,办学应主要依靠教师。在北京大学这所学者云集的高等学府,他用谦和的态度和广大教师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为冯友兰、汤用彤、翦伯赞等老教授配备了助手和接班人。他提出评定教授工资级别主要看学术水平。

1959年1月,江隆基调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江隆基上任后,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全部精力,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开展工作。他从兰大实际出发,作出了一系列科学决策。兰州大学从1959年秋季起,各基础课教研组重新建立起来。全校88门课程都有了教学大纲,大部分课程有了讲义,部分课程还出版了教材。同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江隆基付出大量心血建立了“以教育为中心,各项工作为教学与科学研究服务”的管理体制,使得学校的原子核物理、细胞生物等四个学科在几年后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专业学科。

江隆基把教师当作学校的“珍贵财富”。他关怀教师,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他深入教学第一线,不管工作有多忙,每周一次的听课从不缺席。由于他的身体力行,全校形成了尊师爱生、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

江隆基一生崇尚科学与民主,尊重知识和人才。他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把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高度重视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和知识创新,培养高水平的教师,提升学校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始终把学风、校风建设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大事来抓。


主办单位: 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民主街市政府4号楼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038号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916-2626123 (办公室)

备案号: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标识码:6107000014

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