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瓴(1793~1865),字汉屋,号兰溪。清道光元年(1821)考中举人,先后任广东省澄海县、高明县知县,连平州知州。任职七年中,勤恳治理,政绩显著,受到巡抚林则徐的称赞。鸦片战争时,他率领民众支援前线作战,耳朵被大炮震聋。林则徐被革职流放后,他辞职返回原籍,被聘请担任城固斗山书院讲席,辛勤教授二十多年。在此期间,他悉心研究了程朱与陆王理学各派以及张载、冯从吾关学派的学术思想,推崇“二程”和李颙的观点,晚年喜欢读《易》。他认为理论要服从于实践,主张人人反省修养,树立道德,不要空谈,要身体力行。为了强调社会道德,端正风气,改变陋习,他撰写了劝人戒邪教、戒淫秽、戒赌博、戒吸鸦片的歌谣。在汉水的通济渡口义务修建了一座桥梁,方便行人过江;还在家乡置义冢一块,收葬无主尸骨,受到四乡百姓的称颂。生平著述较多,主要有《十三经精义》《苏陆文集选》《举业指要》,并刊印了《孝经》《忠经》《先儒语录》等。
长子高万鹏改革税制
高建瓴长子高万鹏,字抟九。同治七年(186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散馆编修,升詹事府赞善,迁侍读学士,官至布政使。
同治年间,高万鹏从外省返乡,恰遇陕南灾荒,乡亲邻里衣食困苦。他慷慨捐银300两,资助族人生产自救,又乞求当地驻军捐米60余石,发给生活特困的乡亲。
光绪八年(1882)高万鹏出任湖南常德知府。到任数月,审结积案180多起。调任长沙知府后,积极征兵筹饷,更显清正廉洁,深得上司器重,升任迁为安徽凤颍六泗道道台,兼管凤阳官税。他力排众议,整顿税务,严惩贪官,革除积弊,税收倍增,却无损商民之利,得到百姓拥护。
十二年,高万鹏出任顺天府尹,所属房山县,洪水为患,受灾数万家。高万鹏筹款赈灾,救活很多灾民,帮助百姓恢复生产。后升湖南布政使,未上任便病故了。
次子高士鹏拒受“参费”
高建瓴次子高士鹏,字云程。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历任四川省汉州、邻水、犍为等县知县和德阳同知。
光绪三年(1877),陕西灾荒,汉中尤重。高士鹏捐粮七百石,赈济灾民,并出资掩埋饿死者尸骨二百余具。
二十三年,邻水县久雨成灾,死了许多人。高士鹏来不及请示,便开仓放赈,救活了很多百姓。但监察司以违犯朝廷规定为由,责令高士鹏偿还库粮,并诬蔑高士鹏“收买民心”,调离邻水。高士鹏以俸金偿还库粮。离开邻水时,当局按常规送给他“参费”5000金,并说明这是惯例。高士鹏说:“虽然是惯例,但也是陋习,我即使穷死,也不会接受。”
在德阳任职时,高士鹏捐出自己的养廉银3000两兴修水利,开办学校。
辛亥革命后,高士鹏返回城固县,负责赈济事务,赈济灾民4万多人,同时负责本县教育,在城固单级师范及实业学校教授国文。1927年,高士鹏病故,享年77岁。
孙子高杞抵制曹锟贿选
高杞(约1860~1930),字瀚湘,高万鹏之子。宣统三年(1911),高杞任城固县民团团长。农历十二月上旬,秦陇复汉军统领邓占云入斜谷道,沿湑水河谷,途经城固县升仙村,攻打汉中府,失利,退驻十八里铺(今汉台区铺镇)。洋县民团团长李岱岳,约城固民团前去攻打邓占云,高杞严词拒绝。
1912年春,高杞在汉中加入同盟会。三月,城固县自治会成立,推选高杞出任会长;县议会成立后,又被推举为议长。
1913年,高杞当选为中华民国众议院议员,前往北京,参加国会活动。1918年,众议院改选,高杞再次当选为议员。
1923年,北洋军阀首领曹锟以5000银元一票的价码收买议员,贿选总统。选举当天,曹锟为了标榜民主,邀请外国记者列席会议,却在会场内外,密布特务、暗探,监视议员投票。大多数议员屈从了曹锟的淫威,投了曹锟的票。但陕西省议员团中,高杞等六人投了反对票。特务本想当场抓人,但碍于外国记者在场,不便行动,只好等散会后去住所抓人。
高杞等人投票后,即趁人多混乱,换上小帽短袄,乔装成小民,逃进天津法租界避难。曹锟倒台后,陕西政局也随着改变,高杞回到陕西,在省政府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