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中古代的地方志书
2021-10-29 17:42
来源: 《汉中史话》 访问量:
打印


汉中,自古就是名城名地,历代编纂地方志书,经久不断,有以行政建置为记述范围的方域志,亦超越行政建置的专志。这些地方志,形成了汉中历史上方志殿堂,与正史、金石碑铭、谱牒共同记载了汉中历史与文化,使我们今日今后的人们了解汉中、认识汉中,开发汉中,起到巨大的作用。今天和后世的汉中人,应当感谢前贤们在文化上对我们留下的这份厚礼。

一、府(州、郡)志

1.《汉中记》 作者不详,可能是汉末祝龟、谯周或庚仲雍所著。已失传,今天只能从《水经注》《舆地纪胜》等他书中见到一鳞半爪。

2.东晋《华阳国志》 作者常璩。“华阳”之地理范围(即今秦岭以南,直至云南贵州一带广大地域。该书中之《汉中志》《汉中士女》专记汉中之自然人文

3.《汉水记》5卷,(南朝宋)庚仲雍撰,已佚。

4.唐代《兴元旧话》  已失传。

5.北宋《兴元图经》  已失传。

6.南宋《兴元志》  阎苍舒主修,阎于淳熙十二年(1185)任兴元知府。已失传。

7.明嘉靖《汉中府志》10卷,汉中府同知张良知主修,嘉靖二十三年(1544)修成,为现存《汉中府志》中之最早刻本,今存。记载当时汉中府(辖区包括安康地区)14州县事。《明史》载为胡缵宗撰,实误。胡为《汉中府志》作《序言》者,非修纂者。

8.明万历《汉中府志》  汉中知府崔应科主修,万历三十九年至四十四年(16111616)修,已失传。

9.清顺治《汉中府志》6卷  汉中知府冯达道主修,顺治丙申(1656)修。今存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

10.清康熙《汉南郡志》24卷  汉中知府滕天绶主修,和盐鼎纂。康熙二十八年(1689)修。

11.清嘉庆《汉南续修郡志》32卷  汉中知府严如熤主修,嘉庆十八(1813)冬修成。标明原辑(滕天绶《汉南郡志》)与新增。道光年间,林则徐在致《大定府志》主修黄宅中的信中,盛赞严志“编纂之勤、采辑之博、选择之当,综核之精”,为近代四大名志之首(其他三志为冯鱼山的《孟县志》,李申耆的《凤台志》及黄宅中的《大定府志》)。严如熤友人,著名方志学家,刑部右侍郎,无锡秦瀛为严志作《序》。后任又补1卷,成33卷。1924年,南郑人蓝培原组织人重新刻版印刷,名为《重刻汉中府志》,装为12册。

二、县志

(一)南郑县 古之南郑,治今汉中市区,为汉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古代《南郑县志》实记载汉中府城情况。

1.清乾隆《南郑县志》16卷  南郑知县王行俭主修,乾隆五十九年(1794)二月修成,分1052目,约15万字,分装5册。

2.清光绪《南郑县志》 主编孙万春,光绪十五年(1889)任南郑税监,十八年(1893)调任凤州主簿,受南郑知县任自安挽留修《志》,光绪二十年(1894)修成。

3.清光绪《南郑县乡土志》 作者不详,光绪末年编纂,抄本3册。

4.《续修南郑县志》 南郑县原知县郭凤洲和时任知县柴守愚于1919正月,筹款修志,由蓝培原主持修志局局务并主修。洋县人刘定铎主纂,1921成稿付刊成书。分733目,装7册。

5.《南郑重修县志材料集•工业志、商业志》  1947,南郑县参议会牵头,设修志局于汉中城内石灰巷,重修《南郑县志》。后因政局动荡未能成书,所征资料大多逸散,仅工商部分由蔡洁丞采编成稿,1948自费铅印成书,题《南郑重修县志材料集•工业志、商业志》,两卷,1册,约2万字。

(二)褒城县

1.明弘治《褒城县志稿》 弘治年间(14881505),褒城贡生龚埙编,清光绪年间已失传。

2.明嘉靖《褒城县志》 嘉靖二十五年(1546),褒城举人张栋编纂,清光绪年间已失传。

3.清康熙《褒城县志稿》 褒城人许欲铉修成,已失传,但其内容为乾隆《褒城县志》所吸收。

4.清乾隆《褒城县志》 乾隆四十二年(1777),褒城知县萧兴会,聘请褒城举人欧阳文学,以许欲铉《志稿》为基础纂成6卷,未刊印,后手稿遗失大半。

5.清道光《重修褒城县志》 褒城知县光朝魁根据乾隆《许志》残本,参考《汉中府志》,重修《褒城县志》10卷,约8万字,道光十一年(1831)十二月成稿,刻印刊行。卷末附《汉中府志赘语》,订正《府志》讹误多处,见解精到。

6.《褒城县志(未定稿)》 19271930,褒城县老道寺(今属勉县)人王卓与杨寨(今属勉县)人雷旭合编《褒城县志》,未定稿。已佚。

(三)勉县

1.明万历《沔县志》 沔县知县万言策创修,已失传。

2.清康熙《沔县志》康熙四十九年( 1710)沔县知县钱洮沆纂修,4卷。

3.清光绪《沔县新志》 沔县知县孙铭仲、施邵、罗桂铭相继主修,沔县人彭龄主编,光绪九年(1883)脱稿,凡4卷,1932石印。

4.清光绪《沔县乡土志》 光绪末沔县人王声扬主编,单卷,抄本。

(四)略阳县

1.明嘉靖《略阳县志》 嘉靖二十七年(1548)冬十二月,略阳知县李遇春主修,62册,错讹较多。宁波天一阁有收藏。

2.清雍正《略阳县志》 雍正末年略阳知县范昉主修,以李遇春《志》为基础,考订增删编成,两卷。

3.清道光《重修略阳县志》 道光十七年(1837)略阳知县谭瑀重修,未及成稿,即调离略阳。谭袖稿赴任,一年后定稿,寄回略阳。道光二十八年(1848)新任知县周嘉会付梓成书,44册。光绪三十年有重印本。

4.清光绪《新续略阳县志》 光绪三十年(1904)略阳知县桂超主修,与道光《谭志》四卷合订为5册。

5.清光绪《略阳县乡土志》1卷光绪末修成,抄本;记事至同治二年(1863)。编者不详。

(五)宁强县

1.明嘉靖《宁羌州志》 嘉靖三十四年(1555),知州王一鸣(字齐东)修编。

2.明万历《重修宁羌州志》 万历二十五年(1597)春,宁羌知州卢大谟以嘉靖《王志》为基础编成,81.3万余字。文字过简。以手抄本传世。

3.清道光《续修宁羌州志》 宁羌知州张廷槐于道光十二年(1832)编成,4卷,近6万字。光绪时残存3卷。

4.清光绪《重修宁羌县志》 光绪八年(1882)宁羌知州马毓华聘教谕郑小垒、学正郭书香、训导曹楷亭(良模),邀集绅士,历时半年,于光绪十四年(1888)纂成。凡57万余字,多悖谬之处。

5.清光绪《宁羌州乡土志》 光绪三十二年(1906),宁羌知州陈芑芬聘请州人黎彩章编纂,2卷,3万余字。1937,张国淦将本志收入《乡土志丛编》,由燕京大学图书馆出版。

(六)留坝县

1.清道光《留坝厅志略》 道光九年(1829)留坝厅司狱陈庆怡编,7卷。

2.清道光《留坝厅志》 道光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8401846)留坝厅同知贺仲瑊,聘蒋湘南(河南固始人)主纂,10卷;内附《足征录》4卷。刻本行世。1938,留坝县长马兆麟冒名以《留坝县志》重印,将志内“厅”字改为“县”字。

3.清光绪《留坝乡土志》 光绪三十一年(1905),留坝厅同知王懋照请吴从周主纂,不分卷,抄本传世。

)城固县

1.明嘉靖以前,城固县已有《志》,但“残缺久矣”,疑为南宋时乾道年间城固县令阎苍舒所撰,后失传,其内容多为嘉靖《城固县志》所取。

2.明嘉靖《城固县志》 嘉靖三十五年(1556),城固知县杨廷仪聘县学胡琏(城固举人,号南谷山人,曾任知州)等纂辑,由胡琏总其事。志稿初就,廷仪离任,继任杨守正仍聘胡琏主纂。嘉靖四十五年(1566)秋,志成,刻本传世。2万余字,6卷。

3.清康熙《城固县志》 康熙五十五年(1716)知县王穆主修,次年10月脱稿,10卷。光绪四年(1878),知县徐怀德重刊。

4.清光绪《城固县乡土志》 光绪三十一年(1905)纂修,抄本,主编不详。1937,燕京大学图书馆编入《乡土志丛编第一集》,铅印。

)洋县

1.唐《洋州图经》,已失传。

2.南宋《洋州古今志》,郑郧著,已失传。

3.明隆庆《洋县志》 隆庆间(15671572),洋县知县阎邦宁请县人薛征吾、李苹野、王竹坞等,历时七月纂成,隆庆六年五月付梓,已失传。

4.清康熙《洋县志》 康熙三十三年(1694),洋县知县邹溶主修,周忠主纂,8卷。

5.清光绪《洋县志》 光绪十九年(1893),知县李嘉绩(号云生)组织收集资料。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冬,知县张鹏翼,二十三年(1897)三月继修,历时七月,因张卸任在即,仓促成稿。考证不细,错讹较多。

6.清光绪《洋县乡土志》 光绪末年编成,1卷。编者石公。

)佛坪县

1.清光绪《佛坪厅志》 光绪九年(1883)秋,佛坪厅同知刘煐(字汉楂,四川铜梁人)主修,1.8万字,两卷。1929,佛坪县张机高知事将刘《佛坪厅志》转抄一遍,改名《佛坪县志》。

2.清光绪《佛坪乡土志》 光绪三十四年(1908)编,编者不详。

(十)西乡县

1.明万历《西乡县志》 万历十二年(1584),西乡知县关廷访修编,已失传。

2.清顺治《西乡县志》 西乡知县张台曜,聘县人杨、张某,修订《关志》,顺治十年(1653)成书,已失传。

3.清康熙《西乡县志》 康熙二十一年(1672),西乡知县史左聘县人陈鹏程纂,10卷,次年刻本。今残存。

4.清康熙《西乡县志》 康熙五十七年(1718),西乡知县王穆修,5个分志,57目。

5.清道光《西乡县志》 道光八年(1828),西乡县知县张廷槐纂就,6卷。1970年台湾根据薛祥绥抄本影印。

6.清光绪《西乡乡土志》 光绪三十四年(1908),西乡知县阎佐尧主修,抄本传世。10卷。

7.《西乡县志稿》 1920,西乡县人赖淑运续修县志12卷,手抄本。

8.《西乡县志》  1934西乡县人薛祥绥编,1948年石印出版。2085目,考据精严,体例完善,文字流畅。

(十)镇巴县

清光绪《定远厅志》 光绪五年(1879)冬,定远厅同知余修凤创修,41326卷。光绪十七年(1891)八月,同知贺培芬补遗、续刻重版。

、专志

汉中自古以来,编撰有一定数量的专志,有的虽未署《志》之名,然具有志书的作用,亦可视为专志。

1.东汉《汉中耆旧传》东汉末年南郑人祝龟(字元灵)著,已失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曾引用。

2.三国《益部耆旧传》陈术著,字申伯,汉中人,博学多闻,历新城、魏兴、上庸太守。著《释问》七篇、《益部耆旧传》及《(蜀)志》。时汉中郡隶于益州,则《益部耆旧传》所记当有“汉中耆旧”。《华阳国志》中有著录。

3.西晋《益部耆旧传》  著者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县)人,曾任蜀汉观阁令史、西晋著作郎、治书侍御史,著《三国志》。时汉中属益州刺史部,故该志中当记载汉中耆旧人物。

4.晋《华阳国志》常璩著。其中有《汉中志》《汉中士女》两部分。史志界认为,该书为地方志之鼻祖。此记汉中内容,亦为现存最早较完整汉中史料。

5.北魏《水经注•沔水》 郦道元著。其中第27卷记述汉中山水人文。

6.清康熙《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汉中府》  记载汉中部分,编次同地方志书。

7.清乾隆《关中胜迹图志》乾隆十一年(1746),陕西巡抚毕沅编,其中1922卷分述汉中府地理、名山、大川和古迹。今存。

8.清道光《三省边防备览》道光二年(1822),陕西按察使严如熤编,记述陕南、川北、鄂西北一带之地理、物产、道路、古迹、风俗、艺文、文征、军事等,以汉中府史料最详备。

9.清同治《忠武侯祠墓志》同治六年(1867),沔县武侯祠墓住持虚白道人李复心编纂,6卷,辑录武侯祠墓史料最详备者。

10.清同治《陕西南山谷口考》同治七年(1866),毛凤岐编纂,记述子午、谠骆、褒斜等关中通陕南之各谷道要隘及史迹掌故。

11.清同治《褒谷古迹辑略》同治十二年(1873),褒城县教谕罗秀书(陕西富平人)、万方田等人编纂。录褒谷石刻铭文近50种及相关诗文,为清同治以前辑录褒谷石门摩崖石刻资料最全者。

主办单位: 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民主街市政府4号楼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038号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916-2626123 (办公室)

备案号: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标识码:6107000014

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