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唐代以来汉中的民风习俗
2021-08-24 16:10
来源: 《汉中故事》 访问量:
打印


汉中是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名城之一,曾长期以重要的军事、经济、政治地位而屡载史册。汉中作为川陕交通要冲和山南重镇兴元府所在地,地理位置尤显重要。汉中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秦、楚、巴、蜀等国争夺的地带。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设立汉中郡。秦末汉初,楚汉相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以汉中为根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后来终于建立了汉朝。东汉末年,群雄争霸,人少力弱的刘备夺取汉中后,利用其有利的地势,大展宏图,与曹操分庭抗礼。诸葛亮以汉中为中心,五出祁山,还在汉中开展了一场“保卫战”,成就了一方霸业。

唐宋时期文人学士经留汉中者颇多,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刘禹锡、杜甫、于武陵、李商隐、元稹、张说、卢照邻、郑谷、薛能等,都曾涉足汉中并留下关于汉中的诗作。宋代有陆游、张嵲、王象之、韩亿、韩缜、黄裳、苏轼、文同、吴泳等也都留下了一些与汉中相关的诗篇。尽管这些有关汉中的诗歌较为零散,且多为诗人一时一地所见所闻,感慨记之,可经过整理后,发现这些诗作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唐宋时期汉中地区的农业、交通、民俗等地域文化内容,对研究汉中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及传承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一、汉中的山水概况

陆游“汉中诗词”中,提到了很多汉中的山水。如在《剑南诗稿》卷十四《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此诗,时且五鼓矣》一诗中写道:“孤云两角不可行,望云九井不可渡。嶓冢之山高插天,汉水滔滔日东去。”这首诗中提到了“孤云、两角”“嶓山”和“汉水”,在其他诗中还提到过“定军山”“漾水”“沮水”“嘉陵江”等。这些山水已经成为陆游记忆中汉中的象征了。

(一)嶓山、孤云山、两角山、定军山

嶓山,即嶓冢山,在今陕西汉中市宁强县北。古时认为汉水发源于嶓冢山,如《山海经·西山经》写道:“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陕西通志》中这样记载:“嶓冢山在州北九十里,形如冢,汉水所出。”

陆游汉中诗作中有很多吟咏嶓冢山的诗句。如《剑南诗稿》卷三十四《怀旧》有诗句“嶓冢山头是汉源,故祠寂寞掩朱门”,卷六十《感昔》有诗句“云深骆谷传烽处,雪密嶓山校猎时”,卷十四《晨起》有诗句“巴峡东连楚,嶓山北控秦”,卷三十《思远游》有诗句“嵯峨青城云,惨淡嶓冢树”,等等。

《陕西通志》分别这样介绍孤云山、定军山:

孤云山在南郑县南百二十里,两角山与孤云山相接。《玉台闲话》云:“兴元之南,有路通于巴州。其路险峻,行三日始达于巅。其绝高处谓之孤云。”古语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

定军山在南郑县东南十里,两峰对峙,蜀汉昭烈于此山下作营,斩魏将夏侯渊。山下有诸葛亮墓,故称有八阵图,今无。

孤云山、两角山在今陕西汉中南郑区,陆游汉中诗词中关于这两座山的诗句有:《剑南诗稿》卷十四《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此诗,时且五鼓矣》一诗有“孤云两角不可行,望云九井不可渡”,卷十七《西路口山店》一诗有“店当古路三叉处,山似孤云两角边”,卷三十三《蜀僧》一诗有“孤云两角山亡恙,斗米三钱路不忧”,卷三十四《雨夜》一诗有“孤梦正行天一握,高城俄报鼓三通”,并自注:“‘孤云、两角,去天一握’,盖褒斜道上也。”据史料及考证,孤云山、两角山不在褒斜道上,此处属陆游误记。

定军山在今陕西勉县南5千米,是一个古战场。三国时,黄忠斩夏侯渊即在此。诸葛亮病逝后,亦归葬于此。据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也说:“沔阳县……蜀丞相诸葛亮葬定军山。”陆游在《游诸葛武侯书台》诗中云:“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又在《怀旧》诗中云:“最忆定军山下路,乱飘红叶满戎衣。”

(二)沮水、漾水、嘉陵江

还有一些诗歌不仅提到嶓冢山,还提及沮水、漾水。如《剑南诗稿》卷三《晓发金牛》中写有“沮水春流绿,嶓山晓色苍”,卷十七《独酌有怀南郑》中写有“忆从嶓冢涉南沮,笳鼓声酣醉胆粗”,卷二十八《初冬至近村》中写有“沮水忆浮马,嶓山思射熊”等诗句。沮水源出今陕西留坝县紫柏山。《陕西通志》沔县词条中记载:“沔水在县三十里,一名沮水,源出凤县,县因以为名,南流入长江。”“漾水在县南大安军。《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即此。”陆游将汉水的源头,即从嶓冢山下流出的一段水称为漾水。其撰写的《成都府江渎庙碑》中文曰:“《禹贡》之所载,莫详乎江汉。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某尝登嶓冢山,有泉涓涓出两山间,是为汉水之源,事与经合。”陆游吟咏沮水和漾水的诗句还有许多,如《剑南诗稿》卷五《蒸暑思梁州述怀》中有“胡笳吹堕漾水月,烽燧传到山南城”,卷十一《鹅湖夜坐书怀》中有“拥马涉沮水,飞鹰上中梁”,卷十三《闻蝉思南郑》中有“醉归涉漾水,鸣蝉在高柳”,卷三十八《三山杜门作歌》中有“南沮水边秋射虎,大散关头夜闻角”等诗句。

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南宋时代的嶓冢山高耸入云,嶓冢山下漾水涓涓,漾水边柳树高高,蝉声鸣鸣,晚上在胡笳声悲凉愁怨的曲调中,月亮慢慢西沉。陆游对于沮水可谓是“频来道路谙”(《南沮水道中》),屡次往返于沮水边,并在此地有过射虎的壮举。

嘉陵江流经汉中的略阳、宁强,陆游在《剑南诗稿》卷三《大安病酒留半日,王守复来招,不往,送酒解酲,因小饮江月馆》中写有“柳花漠漠嘉陵岸,别是天涯一段愁”,卷二十三《秋晚思梁益旧游》中写有“恰似嘉陵江上路,冷云微雨湿黄昏”等诗句。

《陕西通志》里这样介绍嘉陵江:

嘉陵江在略阳县北一里,源出大散关之西,历两当、略阳,会东谷等水,流经四川利、阆、合州,至重庆府入大江。

(三)汉中盆地境内地貌及出入境之交通状况

1. 盆地境内地势开阔,道路平坦

我们来看陆游《剑南诗稿》卷三中《山南行》一诗,全诗如下:

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

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

地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鞠分朋曹;

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

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

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

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

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

这首诗前三句“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平川沃野望不尽”,可以看出汉中境内地势平坦、开阔,那么交通运输应该是便捷的。汉中虽处于秦巴山地,四面环山,地势险峻,但汉水流经其中,形成汉江冲积平原,号称“汉中盆地”,那么境内便算得上是一马平川了。陆游诗《大安病酒留半日王守复来招不往送酒解酲因小饮江月馆》(选自《剑南诗稿》)中说:“柳花漠漠嘉陵岸,别是天涯一段愁。”《金错刀行》(选自《剑南诗稿》)中云:“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感旧四首末章盖思有以自广》(选自《剑南诗稿》)中云:“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可见南宋时期汉中大路平坦笔直和眼阔路敞的情形。这是因为有嘉陵江和汉江的流经,为汉中境内形成便利的交通提供了天然的条件,这样为农事活动提供便利,也为交通运输的便捷提供了可能。

2. 出入境之要道——栈道:褒斜道和金牛道

栈道是汉中人出入境之重要通道。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地势险要,这样的地理位置使汉中的交通极不方便却因此显得极其重要。为了沟通关中和巴蜀地区,早在战国时期汉中就开始修筑道路。《战国策·秦策》中蔡泽对范雎说:“今君相秦,计不下席……栈道千里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文中所云千里栈道就是指由关中到汉中的褒斜道和由汉中到四川剑阁的金牛道。其中,金牛道自古至今都是沟通蜀地和汉中的一条要道。《水经注·沔水上》认为此道原名石牛道,并引《本蜀论》云:“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陆上交通,要数大西北的丝绸之路和大西南的西蜀栈道的开通。蜀道是古代由中原入蜀,进入大西南的交通要道。秦古栈道是蜀道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最负盛名、历史渊源最久、风景最为秀丽的便是褒斜道。陆游在其汉中诗作中记载了关于栈道的信息,如《自阆复还汉中次益昌》(选自《剑南诗稿》)中道:“北首褒斜又几程,骄云未放十分晴。马经断栈危无路,风掠枯手飒有声。”《归次汉中境上》(选自《剑南诗稿》)中云:“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踏梁州。”从西周直至隋唐,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秦地建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为加强京城与蜀地及西南各地的物资与文化交流,各朝均修建褒斜栈道,褒斜栈道在两千余年的军事、商贸、通邮及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陆游是经金牛道来到汉中的。途中写有《金牛道中遇寒食》《晓发金牛》等诗,在日后怀念汉中时还常常提及诗中所描写的这条道。如《剑南诗稿》卷十五《夜行》“回首金牛道,加鞭负壮心”,卷二十三《独夜》“怳然唤起西征梦,身卧金牛古驿亭”,卷十七《雨中自项里夜至新塘舍舟步归》“一杯浊酒颓然睡,恍似金牛夜下程”等。金牛道已经成为陆游在汉中生活的一个象征符号而烙印在诗人的记忆中。

二、汉中的气候与物产风貌

(一)气候和生态状况

1. 从唐至今一直气候温润

汉中地处秦岭南麓,而秦岭又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这使汉中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征。岑参《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全唐诗》卷一九八)诗中云:“汉水行人少,巴山客舍稀。向南风候暖,腊月见春晖。”可知唐时汉中冬日较为暖和,腊月时节已有入春气候;岑参另一首《梁州对雨怀鞠二秀才便呈鞠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写汉中夏日气候:“江上云气黑,旱山昨夜雷。水恶平明飞,雨从嶓冢来。蒙蒙随风过,萧萧鸣庭槐。隔帘湿衣巾,当暑凉幽斋。”夏日暴雨来势迅猛,诗人躲雨室内,顿感凉爽。南宋陆游在汉中生活过八个多月,曾度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十分喜爱汉中宜人的气候,南归多年后仍对汉中充满眷恋之情:“季秋岭谷好积雪,二月草木初抽萌。夏中高凉最可喜,不省举手驱蚊虻。藏冰一出买满市,玉璞堆积寒峥嵘。”这是描写汉中春夏情景。南宋时汉中冬季气候已与唐代有很大变化,据竺可桢先生研究,南宋前期冬季气候较唐时寒冷,陆游的南郑诗作亦可提供一些佐证。淳熙十年,陆游在追忆自己十二年前自利州还南郑的《夜行》诗自注中写道:“顷自小益还南郑,夜宿金牛驿,时方大寒,人马俱欲僵仆,今十二年矣。”在另一首回忆百牢关诗中,又有“铁衣下马蹴坚冰” 之语。沔阳河冰面上能行走人马,可见南宋时汉中冬日气候之严寒。

2. 从嘉陵江水清色碧到如今的江水浑浊不清

从唐诗看,唐朝时期嘉陵江水水质良好,水色碧青。唐代诗人赞美嘉陵江碧青者不乏其人。于武陵《过百牢关贻舟中者》:“帆影清江水,铃声碧草山。”李商隐《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三绝》:“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 元稹《嘉陵江二首》:“千里嘉陵江水声,何年重绕此江行。只应添得清宵梦,时见满江流月明。” 张说《过蜀道山》:“白云半峰起,清江出峡来。” 卢照邻《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碧流递萦注,青山互纠纷。”充分证明唐时嘉陵江水质为佳,尚未污染。宋代则再没有江水碧青的咏赞,也许是因为自唐末五代起,嘉陵江上游森林植被人为严重破坏而导致水质开始变差。今日嘉陵江一年四季江水浑浊不清。

(二)植被和作物

1. 从植被茂盛到树木稀疏

1)唐代时有森林覆盖

唐朝时城固一带尚有森林存在。岑参《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诗中有“门外不须催五马,林中且听演三车”的诗句,这两句值得注意。此诗是诗人自骆谷道入川取道城固时之作,诗写城固汉王城、韩信台等历史遗迹和雪后初晴时之自然景色。据明嘉靖年间所修《城固县志》:“永安寺在城西北二十五里。”按其里程,则该寺大约在今城固县龙头镇夜珠塘丘陵坡地某处,岑参在永安寺里既能听到风过林中,惊涛骇浪,犹如三军演习,可知绝非小片树林,应是唐代这一丘陵地区为森林覆盖的反映。

2)宋代时的珍贵木材

宋朝时汉中还有一种叫“双楠”的树木闻名遐迩,盖其名贵罕见,成为士大夫间馈送之珍贵物品。南宋张嵲先后写有《双楠送何致远归陕西》《题兴元双楠》等诗。《题兴元双楠》诗云:“兴元双干名千里,字水孤根压九垓。岂但为君丈人行,谛观直恐是云来。”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对汉中一处“双楠”有简略记述:“双楠,在郡西慈济院,今为吴忠烈庙。楠已枯槁,犹槎牙奇怪。”

而今,曾在宋时颇负盛名的这一珍贵树种已很难见到。

2. 作物概况

汉中盆地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产粮区,平川地区水系纵横,田畴盈野,良好的地理条件十分适宜水稻、小麦、桑、麻等农作物的栽培种植,这在唐宋诗中多有反映。水稻和小麦至今仍是汉中境内主要的粮食作物。

1)水稻种植

关于水稻种植,岑参《梁州陪赵行军龙岗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中有:“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描写秋日黄昏汉江两岸稻花飘香,芳绿宜人的旖旎风光;唐僖宗时郑谷《送祠部曹郎中邺出守洋州》诗有“开怀江稻熟,寄信露橙香”之语,当为洋州(今洋县)九月秋稳时所见。

到了宋代,诗人们咏赞汉中农业的诗作更多,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史料。韩亿笔下的洋州农村是一派“展开步障繁花地,画出棋枰早稻田”景象;韩缜《崇法院诗碑》:“野沃稻田香,耒耜沿沟畦……举手望华屋,双峰郁相携。”则描写了北宋城固湑水两岸原公、许家庙一带稻菽丰稔,村舍相连的田园风光,与保存至今的《妙严院碑记》所记述的湑水沿岸“稻畦千顷,烟火万家”情景互为印证。北宋神宗熙宁年间黄裳写有一首盛传一时的《汉中行》诗:“汉中沃野如关中,四五百里烟蒙蒙。黄云连天麦粱熟,水稻漠漠吹秋风。七月八月罢亚红,一家往往收千钟。”这首诗被南宋王象之收入其著名的《舆地纪胜》一书。诗写汉中良田沃野、稻麦丰登,粮产丰裕之盛,是有关宋代汉中农业十分宝贵的记载。苏轼《题洋洲三十景》有“春畦雨过罗纨腻,夏垄风来饼饵香”之语,对洋州农村民俗甚为神往。南宋吴泳也写有《汉中行》一诗,在追述北宋汉中之盛时说:“汉中在昔称梁州,地腴壤沃人烟稠。稻畦连彼翠相属,花树绕屋香不收。年年二月春风里,户户浇花压醪子。”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北宋汉中农业,尤其是水稻种植及盛产的情况。汉中水稻种植一直延续至今。

新时期,新变化,新发展,在汉中市洋县龙亭镇还有了3D稻田艺术创意种植,它是将农民日常种植的绿色水稻,配紫叶稻、红叶稻、黄叶稻、白叶稻进行特殊排列种植,形成的3D立体稻田创意景观,极具视觉震撼感和旅游观赏性。景观的内容,选择了洋县独具特色和标识性的旅游资源——秦岭四宝和蔡伦造纸工艺流程。

2)小麦种植

岑参赴嘉州途经梁州,感于汉中田园风光之美,吟有“芄芄麦苗长,蔼蔼桑叶肥”的诗句。

陆游自利州往南郑途中感于秋日秦岭山地的萧瑟和坡岭庄稼的瘦薄,吟有“麦陇地苗寒剡剡,拓林风号暮飕飕”的诗句,诗歌反映了畬田耕作方式下山民生活的艰辛和简陋,同时,从诗中可看出汉中当时种植小麦。

3)桑麻种植

晚唐诗人薛能《西县途中二十韵》中也有“野客误桑麻,从军带镆铘”“野色生肥芋,乡仪捣散茶”之语,描绘诗人自金牛东行至西县(今勉县)途中所见田野景观,可知中唐时汉中不仅小麦生长茂盛,还遍种桑麻;薛逢《题独孤处士村居》所见洋州农村聚落为“林峦当户莺萝暗,桑柘绕村茎芋肥”,是唐时汉中种植桑麻的确凿证明。

三、从唐代延续至今的汉中的民风习俗

晚唐诗人薛能《西县途中二十韵》诗较多地反映了唐代汉中地区富有地域特色的风俗民情:“落日投江县,征尘漱齿牙。蜀音连井络,秦分隔褒斜。硖路商逢使,山邮雀啅蛇。忆归临角黍,良遇得新瓜……汗凉风似雪,浆度蜜如沙。野色生肥芋,乡仪捣散茶。”描绘了一幅浓郁的汉中山乡风情画,应是唐代汉中民俗状况的珍贵资料。

1. 晨起即耕,一日两餐

唐宋诗中的某些篇什还零星地反映了汉中的地方民俗,岑参自褒城前往利州(广元)途中曾发现西县一带有“过午方始饭,经时旋及瓜”的习俗,至今汉中地区一些农村仍沿袭晨起即耕,一日两餐的生活习惯。镇巴、略阳、宁强等山区县仍然保持晨起即耕作的农事习俗,去山里干活时顺便带上午饭等,午饭多为罐罐茶和干馍馍等,一直到太阳落山才收工回家吃晚饭。

2. 尚武之俗

汉中地处秦蜀之间,自古民性尚武豪健,南宋抗金战争期间,梁、洋一带民众曾数次组织抗金“义兵”配合宋军作战。陆游初入南郑,就被这一带民风所深深感动,称赞汉中“地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鞠分朋曹;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认为是抗金北伐十分有利的条件。

3. 放风筝

陆游另一首《南郑马上作》写道:“南郑春残信马行,通都气象尚峥嵘。迷空游絮凭陵去,曳线典鸢跋扈鸣。”可知南宋时汉中即有暮春时节放风筝的风俗。

4. 做醪糟(甜酒)

南宋诗人吴泳《汉中行》诗写汉中“年年二月春风尾,户户浇花压醪子。长裙阔袖低盖头,首饰金翘竞奢侈”,则反映了宋代汉中春节做醪糟(甜酒)的习俗和汉中妇女服饰豪奢爱打扮的生活审美情趣。

四、结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汉中是个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汉中是汉家发祥地,中华文化聚宝盆。汉中民俗文化以两汉三国文化为特色,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体现着中华美学精神。

汉中与历史的结缘演绎出了与汉中一脉相承的汉语、汉服、汉文化、汉族等耳熟能详的称谓。

本文选自《汉中故事》    作者  黄冬丽

主办单位: 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民主街市政府4号楼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038号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916-2626123 (办公室)

备案号: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标识码:6107000014

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